7月11日,以“光领万物 赋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苏州)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高新区狮山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的众多重量级嘉宾,包括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市政协主席朱民,副市长刘博等政府领导,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刘爱群等专家学者。大会旨在推动光子技术的前沿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在全球光子领域的崛起。
光子产业迎来发展风口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子技术作为支撑性核心技术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光子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通信、制造、医疗等领域,还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苏州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早在几年前便将光子产业纳入全市“1030”重点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光制造、光通信、光传感等核心领域的布局与发展。目前,苏州光子产业规模已达到3900亿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成为中国光子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其中,苏州高新区更是光子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目前已集聚超过322家光子企业,产值达860亿元。高新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构建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的光子产业高地。
产学研协同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本次大会上,主办方发布了60余项企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求,覆盖光芯片、激光加工、空间光通信等多个重点领域,并同步开通了线上技术对接平台,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协同攻关,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瓶颈。
与此同时,中国(苏州)硅光创新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长光华芯、亨通光电等龙头企业发起,首批成员单位共50家,涵盖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及服务机构。联盟的目标是提升硅光平台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加速硅光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进一步赋能苏州光子产业集群的发展。
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光子品牌
苏州市副市长刘博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光子大会不仅是资源与平台的精准对接盛会,更是一次科技与产业深度协同的创新实践,必将为光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他强调,苏州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营商环境和产业集群优势,欢迎全球企业家、科学家和各类人才来苏投资兴业,共同探索光子产业的无限可能。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庆茂指出,当前全球光电产业正在向智能化阶段迈进,硅光子、超快激光、空间光通信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他呼吁业界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多元生态布局,构建自主可控、智能可持续的光子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光子品牌。
展望未来:追光之路再启程
大会期间,还启动了中国(苏州)硅基光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并举行了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高新区分会场暨第五届科技创新周开幕式。大会设置1场主旨报告、5场专题会议(聚焦光芯片、硅光、光显示、激光焊接、光医疗)及光子技术与应用展示,全面展现光子产业的技术演进与市场前景。
正如苏州光子产业联合会会长严若媛所说,苏州将以“苏州速度”在追光之路上奋勇前行,聚焦优化产业生态、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全面提升苏州光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可以预见,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资本支持的多重驱动下,苏州乃至中国的光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变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