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5年突破45%,我们正见证汽车产业变革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激光雷达,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从前几年的“尝鲜高配”迅速转变为新车型中的“安全标配”。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更安全驾驶体验的需求。
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与激光雷达的角色转变
回顾过去,激光雷达被视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这种高级感知设备逐渐普及开来。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超过150万颗,同比增长了179.7%;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将冲击250万颗。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等企业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市场策略,已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激光雷达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在这场激光雷达的竞赛中,禾赛科技以33.0%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华为和速腾聚创,分别占据了30.2%和27.4%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渗透率达到了17%,这表明该技术已正式跨越早期采用者阶段,进入了主流市场。此外,10-20万元价格区间的激光雷达车型销量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10-15万元细分市场,显示出激光雷达技术正逐步下探至普通家用市场。
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驱动市场扩张的核心动力
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用于L2级辅助驾驶的主激光雷达价格已降至约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40元),相比两年前降低了近三分之二。禾赛ATX车规级小巧型远距激光雷达,以其卓越性能和亲民价格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众多主机厂的选择。这款激光雷达不仅具有超远测距能力,还拥有最佳角分辨率,确保全天候稳定感知。
激光雷达的安全价值与行业标准
激光雷达被誉为“隐形安全气囊”,它能够在摄像头失效的情况下提供准确的目标识别功能。禾赛联合创始人李一帆将激光雷达比作“车和机器人的眼睛”,强调其在复杂路况下的重要性。理想汽车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激光雷达可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随着《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的发布,我国车载激光雷达领域迎来了首个国家级标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激光雷达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激光雷达将在智能驾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根据预测,到2025年,激光雷达在全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搭载率将超过2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激光雷达有望成为所有车辆的标准配置。这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重大升级,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总之,激光雷达正在加速重构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这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感知革命”,不仅改写了全球市场格局,也为千万车主提供了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随着激光雷达从高端选配蜕变为智能汽车标配,禾赛等领先企业的技术路线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并引领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